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济南历城区开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济南历城区开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你见过听过哪些奇葩的地名?
铁山、银洞坡、淮源、水帘寺。
火星庙、火烧庙。
老庄、钓鱼台、茶庵、高庙、晋庄。
独树、独东村、二郎坪、三贤山、四棵树、五朵山、陆营、七峰山、八里岔、九里山、十王店。
黑山头、白土岗,红泥湾、兰营、紫山。
白河、黄鸭河、鸭河、麒麟湖、如意湖、兰湖。
白牛、汲滩、堰岔、歪子、腰店。
不说外省外市的奇葩地名,我只想说我这个地方的奇葩地名。
我以前就常听老人说,老县城关那条大路一直向前走,有一个地名。说不出口的地名,不知写出来会不会有问题。是国骂,用国骂称呼一个地方,可以说绝无仅有了。
当然,很多地名不文明,不好听,带有封建迷信的,有用历史上的名人命名一个地名。这些以前不少,后来都改掉了。当地人叫习惯了,不好改。后来有的用了谐音来代替它,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。
我说的这个用国骂称呼一个地方,估计早就改掉了。后来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些典故,时间长了,也会忘记。这个国骂地名,的确不好听。不用它称呼地方最好不过了。
很久以前,人口不是像现在这么多,村庄也不多。单门独户的,都是从外地来的。选择一个地方,建了房子,安了身。话说这家人是山东还是河南人(不是地域歧视啊)家主性子暴燥,动不动开口就骂人。一句“妈的x”,人倒不坏,心挺好的。
这家人住在大路旁边,门前一棵大树,有荫凉。那家人搭了一个棚,南来北往的行人,走累了,都会在这儿歇息。以前走路是硬步行,11号车。向住家讨口水喝,不讲究的。从人家水缸里舀一瓢凉水,倒进碗里,咕咚一口,止渴,凉爽,舒服。
有人会问了,那个地方叫什么呢?有人就说了,就在那个开口就是“妈的x”骂人的地方。人们后来缩句成三个字的国骂,这个地方就叫ma的x那个。久而久之,这三个字就成了地名。奇葩不奇葩?有没有其他的地方用骂人作为地名呢?还有哪些奇葩的地名呢?
欢迎进帖朋友们补充。
旅行时遇到过很多稀奇古怪的地名,是我们老祖宗睡懵瞪了吗,随随便便胡乱起了个名字,真的会让人大开眼界呢。友友们请欣赏:
图一、是自驾去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热水塘镇,那是热阿线的起点,村口赫然立着这样一块牌子:“很黑村”,佩服蒙古族人民,是果然豪放啊,它的全名是“宇宙地镇很黑村”,是不是霸气全开!
图二、三、四:是我在老家骑行时,骑行到秦皇岛市青龙满足自治县时看到的几个村名,东蚂蚁滩村、蛇盘兔村、杨树下村,是不是感觉土的掉渣,俗的要命。
还有就是我们自驾从乌兰布统草原回北京的路上,还看到了两个更是笑喷了饭的村名“前大脑袋村”、“小鸡爪子村”,当时开车路过,没有拍下来。随便起个叫张村、李村不好吗?[呲牙][呲牙][呲牙]
太多了,主要是我们国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,34个省市自治区,每个省市下面又少县镇,多少……,就是每天路都有个名称,见多了就不是奇葩!😄!举几个例子吧!贵州有几个乡镇的名称是,猴场,狗场,牛场,鸭场,……聚齐了12生肖,有时怀疑12生肖是不是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[呲牙][呲牙][呲牙]
在我们乳山市徐家镇南部有个老庄村。清朝康熙年间(1662-1722年),于姓从文登大水泊迁此定居立村。后有王、刘、李、徐姓先后由李家疃、大浩口、莱阳小碾、洋村迁入。1983年更名老庄。主要姓氏于姓,其次有王、李、刘、徐等姓。
老庄村原名老鸦庄,因建村时村北树林内乌鸦颇多,得名老鸦庄。后觉村名不雅和不吉利,1983年更名老庄。
育黎镇有个鲁济村,离育犁古县城遗址不远。
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,鲁济村的李大哥做报小鸡小鸭生意。一回赶徐家集,一个妇女买了几只小鸡和小鸭,李大哥寻话问:“大妹是哪场?”哪场是胶东方言,意思是哪里。妇女说“大哥,俺大队名好啊,老鸦庄,你是哪场?大哥。”李大哥说:“俺疃的名也不糙,鲁济!”
在山东省历城区有个党家庄镇,据说当年李世民从这里经过,马没有水喝,往前走遇见一个村还是没有水,就叫催马庄,又往前走,东面村没有水,西面村也没有水,东面村就叫东渴马村,西面村就叫西渴马村,又往前走,遇见一个村,有水了,后来就叫饮马庄!
每一座城市可能都有一个标签,可能是景点、名人等等,你会用哪一个标签来介绍你的城市?
北京的标签——吃了吗您呐
在吃上,北京人的“讲究”非常多。这讲究不是吃的多好,而是吃的有规矩。
就拿吃饺子来说吧,北京人常说“舒服不如倒着,好吃不如饺子”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“出门饺子、进门面””“饺子酒酒越喝越有”从这几句俗语中您能看出北京人多么稀罕饺子。
北京人过年吃饺子,破五吃饺子,头伏吃饺子,立冬吃饺子,下酒吃饺子,远行也要吃饺子。
北京的饺子种类也多,水饺儿、煎饺儿、蒸饺儿、还有锅贴儿。
北京人包饺子讲究馅儿大皮薄,“一个肉丸”的饺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爱,不管猪肉大葱、羊肉大葱、牛肉大葱,里面的葱只是调味品,绝不掺其他的菜。煮的的饺子里面就是一个圆圆的肉丸子,咬一口满嘴流油,满屋散着香味儿。
北京人包的饺子馅儿简单但又复杂,虽然不离“肉蛋虾菜”,但演化出千万种搭配,猪肉混白菜、虾又可配鸡蛋、西红柿还能配肉末。
北京人吃饺子都会自己调蘸料,醋、辣椒油、香油、蒜泥....看您口味调制。
您可能会觉得这事是真够多的,不就是吃个饺子么?弄得跟吃满汉全席一样!
您还真说对了,对于北京人而言吃什么不重要,怎么吃才是“讲究”的正题儿。
这个问题问得好。我居住的城市虽然是个小县城,但我非常喜欢它。
我给他贴的标签是: 刘雪庵 邱少云
看到标签,你猜出来是哪里了吗?
先来说说刘雪庵吧,介绍人物之前,先来看一首歌吧《长城谣》:
万里长城万里长,长城外面是故乡,高梁肥,大豆香……
1984年春节,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在北京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此曲,此曲就是刘雪庵所作,此时79岁的刘雪庵已经双目失明,在家中的病床上收听了张明敏的演唱,老人百感交集,泪如雨下。
再来看一首歌名吧《何日君再来》。
《何日君再来》,相信看到这个歌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,没错,它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因邓丽君的翻唱进入大陆而走红的歌曲,此曲就是由创作了无数抗战歌曲的刘雪庵所作。
刘雪庵(1905~1985)原名廷玳。中国近现代作曲家、音乐理论家、音乐教育家,四川铜梁(今重庆铜梁)人,主要作品有《何日君再来》,《流亡三部曲》、《长城谣》等。
刘雪庵,1905年出生在铜梁巴川镇东门盐店一个绅士家庭。他自幼失去父母,在同父异母兄长的私塾中,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,兼习昆曲。
他聪明好学,先后考入铜梁县立中学(今铜梁中学校)、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。1929年,刘雪庵去上海,求学于陈望道创办的中华艺术大学,受教于欧阳予倩、洪深等文艺名流。次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,从师肖友梅、黄自学理论作曲,从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学钢琴,从朱英学琵琶,从吴伯超学指挥,从龙榆生学中国韵文及诗词,从李维宁学赋律和自由作曲。真可谓"学贯中西,习通古今",一颗音乐巨星冉冉升起。
《何日君再来》,命途多舛,也可算是华语歌曲的经典冤案。
此曲创作与1936年,是作曲家刘雪庵为一部广告宣传歌舞片《三星伴月》所写,而导演方沛霖未经刘雪庵同意,就让编导黄嘉谟填写了歌词,刘雪庵虽然不满,但碍于朋友情面未公开抗议,却为他将来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。
1939年香港一部抗战电影《孤岛天堂》将《何日君再来》选为插曲(黎莉莉演唱),描述青年男子参军前与女友依依不舍的情景,歌曲韵味恰到好处。此后这首歌被李香兰翻唱并收入唱片,很快就家喻户晓。
后来到了文革,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这首曲子配上了带有政治色彩的歌词流传开来,更有人说这首曲子是刘雪庵当汉奸诗写的,于是刘雪庵被打成了右派,关进牛棚22年,被折磨双目失明,文革结束九年后才平反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邓丽君翻唱了这首歌曲进入大陆再次走红,但却被认为是“精神污染”“汉奸歌曲”而被禁,又成了一桩历史冤案,后来刘雪庵平反后才解禁。
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,《何日君再来》太过冤枉,作曲家刘雪庵创作了包括《流亡三部曲》在内的大量爱国歌曲,获得全国人民一致赞誉;演唱者黎莉莉,不仅是当时的著名影星,更是被誉为"龙潭三杰"的优秀共产党员钱壮飞的女儿;电影《孤岛天堂》更是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爱国电影,虽然《何日君再来》歌词略为轻佻,不算根正苗红,但也确实不应该被禁。
铜梁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,还修了一个以刘雪庵名字命名的“雪庵公园”,他是铜梁人民的骄傲,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。
邱少云 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(原四川铜梁县关溅乡 )玉屏村邱家沟,革命烈士。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,美军发射燃烧弹,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,草丛立即燃烧起来,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,燃着了棉衣。为了不暴露目标,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,他放弃自救,咬紧牙关,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,坚持30多分钟,直至壮烈牺牲。
在铜梁的凤山公园修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和邱少云烈士纪念碑,是清明节学生给烈士扫墓对学生进行守纪律教育的好地方。
好了,就介绍到这吧,听了我的介绍,你是不是也爱上了这座城市,“原乡风情,大美铜梁”喜迎八方来客。
(所用图片来自网络,文中的作者资料以及歌曲的坎坷经历也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立删)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南历城区开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济南历城区开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